国家综合治理在新时代有一条主线,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的国家利益。
福柯指出,纪律的高雅性在于,它无须这种昂贵而粗暴的关系就能获得同样大的实际效果。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曾从政治、社会、道德等三个方面对公的含义进行分类。
以此为前提,重塑人民群众对遵守制度和制度价值的认知,引导人民群众敬畏规则、尊崇法治。首先,纪在法前理念指导下的监督机制重点在于发挥党规党纪的预防功能。在政治社会语境下,天下为公首先应当是一种文明指向的社会秩序的表达。然而,党的长期执政所依靠的不是陶醉于无产阶级天然的先进性之中,而是在党获得权力合法性后持续追求更加充分的合法性,以获得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支持。列宁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组织性就是行动一致。
‘礼法所表征的,是某种由个人的道德修为,到家庭伦理、社会制度、国家体制,再到族群及国家间关系、乃至于天下文明的一整套秩序。党规党纪就是这些先进性要求的制度化形式,纪在法前则是以更高标准约束党员干部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95页。注释:①参见《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离开了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建不起来。
恩格斯还专门写了《论权威》一文,深刻阐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权威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而不管社会组织以及生产和产品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六、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监督的理论,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强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强化制度建设,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之治、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总结自身建设经验基础上,把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43),强调要以党章为根本,建立健全党规党法。世界上那么多执政党,有几个敢像我们党这样大规模、大力度、坚持不懈反腐败?有些人吹捧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那一套,不相信我们党能够刀刃向内、自剜腐肉。五、坚持和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使命理论,将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与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为逻辑起点,强调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旗帜鲜明地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把政治纪律摆在纪律建设的首位,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56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列宁在《告党员书》中指责践踏党的机关和法律的行为,(23)在关于恢复党内和平的措施的发言中指出,马尔托夫同志把总委员会召开代表大会的权利这个纯粹法律性的问题完全解释错了,(24)在《进一步,退两步》中指出,严格说来,党章应当以法律式的定义为限。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的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法规、监督保障法规,让制度‘长牙、‘带电。
(79)七、结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16)参见宋功德、张文显主编:《党内法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47-48页。
党的十九大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强调要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项制度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是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他多次强调我们不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指出要通过监督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能‘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55)前引(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书,第349-350页。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辩证关系,必须处理好。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要义也包括把党的建设、政党治理等纳入法治轨道。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相关理论揭示了,党的纲领和章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一切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根本性、基础性的党的制度。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监督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管党治党的有力体现。党的二十大把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等要求和内容写入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将自我革命的地位与要求确立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
(50)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随着革命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日益体现出来。(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在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和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居于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58)这些制度中,居于脊梁地位的是党内法规。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38)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2、42页。(62)从法理和道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实现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真正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主人的目标。(57)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
这一显著优势是党的领导制度成为根本领导制度的重要前提。(30)本书编写组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5页。
我们党的正式提法是,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阶段,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无产阶级政党第一次在一个大国执政,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该采用何种政党制度。
(38)综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符合国情的一套理论、一套制度。三是第一次使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称谓,并罗列了六大具体制度,这有利于党的领导制度的全方位落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